春节出游,文明出行,安全出行!
春节假期越来越近,
出行旅游是最好不过的度假方式。
那么,春节出游
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?
下面就和大家一起
来看看春节出游的注意事项吧~
敲小黑板啦~
出门旅行,是对自己的调整和放松,行囊的轻重、穿衣的舒适度都是影响旅行质量的重要元素。
因此,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国外游,出行前都要先了解旅游地的天气、地理、人文风俗等状况,准备适应当地气候、带好生活的衣物,都是相当必要的。旅游者要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天气情况,这一点对年老体弱者尤其重要。到南方温暖地区旅游,要备一些单衣,如果到北方旅游则要准备防寒性好的衣物。尤其是爬山或者遇到当地雨季,要提前准备好衣物和雨具,防止冻伤生病。
旅途中保持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,就是时刻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
旅行中的饮食最好遵循“烧热、煮熟、去皮”的原则,避免进食受细菌、毒素等污染的食物。旅途中饮食宜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。不食用不卫生、不合格的食品和饮料,不喝泉水、塘水和河水。尽量在住地餐厅用餐,自备餐具和水具,既方便又卫生。
为保证每天6至8小时睡眠,住宿条件不求豪华,但求舒适安静,选2至4人间,与陪同人或旅伴在一个房间,便于照顾。不要光图省钱,勉强住在潮湿、阴暗、拥挤的房间,以免影响睡眠,体力不支,甚至诱发疾病。
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,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垫高,以防下肢水肿。
春节出行,请到正规客运场站乘坐有资质的客运车辆,切勿在站外、高速公路旁拦截车辆上车,不要乘坐超员车辆、非法营运车辆、无牌无证车辆。在驾车驶抵目的地后,请尽量把车停在光线明亮、人员聚集的地方,并记得关闭车窗紧锁车门,同时切记不要把贵重财物遗留在车内。
若是长时间将肩、臂部靠在玻璃上,会因此而受风着凉。尤其是患有颈椎病或类似疾病的朋友更得注意。在乍暖还寒的季节,坐车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别靠窗子。若只有临窗的座位,也要与窗子保持一定距离,并保护好肩、臂部,以防风寒。如果出现乏力、多汗、眼花、头晕等症状时应尽早休息,不要勉强坚持,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,更应加强自我监护。
1、国内旅行不管乘飞机或高铁、火车、轮船,都需中国公民身份证。
2、护照是中国公民出入境的唯一有效证件。
3、签证:须根据出行国领馆要求办理签证!护照被涂鸦过、撕裂破裂,签证内页不够,有效期不足6月的请及时换证!!!
4、港澳台通行证及签注:指赴港澳台地区旅游须必备的旅行证件,并根据前往地办理有效签注有效期。
来源 | 网络
这个春节,安全出行!
这里我们也给大家转发一下新华社的出游提醒~
希望各位游客文明出行,健康旅行!
签证:免签并不等于“说走就走”的任性
来自外交部领事司的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已达到60个。
中国护照“含金量”大幅提升,让国内居民出行更加便利。中国旅游研究院、携程网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,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.22亿人次,比2015年的1.17亿人次增长4.3%。
业内人士提醒,前往免签、落地签目的地出游时并不能“任性”。驴妈妈旅游网相关负责人介绍,不同的目的地对免签、落地签的旅游期限、往返交通、准备材料等有不同的要求。
例如,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等目的地,可以通过团队旅游方式免签;摩洛哥、阿联酋分别单方面对持有中国普通护照人员免签90天、30天;济州岛等目的地免签的条件则需要乘坐直达的国际航班或船舶。
此外,多位旅游爱好者建议,游客还需准备好机票订单、酒店订单等行程材料、确保护照有足够长的有效期等。
交通:航班延误有新规,出境自驾需公证
2017年1月1日起,交通运输部公布的《航班正常管理规定》正式实施。根据规定,由于天气、突发事件、空中交通管制、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,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,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,费用由旅客自理。
随后,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对外公布了航班延误补偿标准,但限于“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”。
在此背景下,购买航班延误险、灵活安排行程就更受关注。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,近期关于航班延误取消险的咨询与预订量均出现大幅飙升。以春运高峰期(1月24日-2月4日)为例,携程平台上航班延误险的销量与去年同比增加了60%。
而在出境游交通方面,自驾游逐渐“走红”。此前根据蚂蜂窝旅行网发布的报告,2015年中国互联网境外租车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1.3亿元人民币,预计2016年交易规模将环比增长88.6%。
驴妈妈出境游负责人提醒,游客出行前应提前了解中国驾照在当地是否被认可,把中国驾照翻译成英文并去公证处办理驾照公证手续。
旅途:尊重目的地风俗、文明出行更开心
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等专家认为,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境外旅游目的地,应提前了解目的地人文风俗,遵守当地法律法规,做文明游客。
“中国在全球旅游市场地位日益提升,游客影响力也不断提高,游客做到尊重当地风俗、遵纪守法、文明出行才能与旅游大国的形象匹配。”何建民说,“对游客自身来说,文明出行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,无论是游客、旅游服务提供者,均能更好地享受在旅游休闲的氛围中。”
旅游法规定,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,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、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,爱护旅游资源,保护生态环境,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。同时,导游和领队也应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,引导旅游者健康、文明旅游,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。
携程网、驴妈妈旅游网等陆续发布出游指南建议,例如在热门旅游目的地泰国,游客不可与人讨论关于国王、王室的话题,有不恰当的言论可能会触犯当地法律;在斯里兰卡,游客进出寺庙应穿着整齐得体;在阿联酋,游客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应慎重。
(来源:新华社)
关于 春节出游,文明出行,安全出行!
24 天前 |
0 |